近年來,沙特等中東國家在發展天然氣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這對中東國家而言,既是為了繼續樹立資源為王發展理念、鞏固能源霸主地位,又是尋求新的國民經濟發展支點、順應世界低碳趨勢發展綠色能源的重要選擇。天然氣將在很長時期內主宰能源轉型,在這一過程中,中東的地位不可低估。

被視為下一個緊隨北美發起天然氣革命的地區,中東欲拾起被“忽視”的天然氣。● 是繼續樹立資源為王發展理念、鞏固能源霸主地位的現實選擇● 是石油財政根基受沖擊、各國尋求新的國民經濟發展支點的重要選擇● 是保持與世界發展同步、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戰略選擇3月30日,沙特能源部官員表示,沙特計劃從5月起將石油出口量提高到每日1060萬桶,其原因是沙特將利用法迪里天然氣處理廠生產的天然氣替代原油作為發電燃料。消息發出后,國際油價再次大幅下跌,布倫特原油跌至18年來最低水平。近年來,沙特等中東國家在發展天然氣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這對中東國家而言,既是為了繼續樹立資源為王發展理念、鞏固能源霸主地位,又是尋求新的國民經濟發展支點、順應世界低碳趨勢發展綠色能源的重要選擇。
中東地區天然氣證實儲量居全球榜首
21世紀以來,人類在綠色低碳發展道路上的步伐日益加快,天然氣時代正在大踏步走來。目前,天然氣在全球一次能源中占比為24%,位居煤炭和石油之后。有機構預測,未來20年天然氣將超過煤炭成為第二大能源,到21世紀中葉,將超過石油成為全球第一大能源,天然氣需求的增長空間巨大。事實上,全球天然氣資源豐富,儲采比數十年來一直保持增長,勘探開發整體處于早期,使得天然氣時代來臨具有現實的資源基礎。
作為油氣資源富集區的中東,在天然氣時代來臨的過程中自然不會甘為人后。相關咨詢機構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中東地區天然氣證實儲量達75萬億立方米,占全球總量的38%,儲采比為109.9,其中證實儲量占全球比例位居榜首。另外兩個天然氣主產區——北美和俄羅斯中亞地區天然氣儲量占全球比例分別為7.1%和31.9%。中東地區具有顯著的資源比較優勢,特別是擁有全球最大的天然氣儲量國伊朗,其天然氣證實儲量高達32萬億立方米。中東國家目前的天然氣產量為6900億立方米,占全球天然氣比例為18%,與俄羅斯相當。
天然氣發展戰略呼之欲出
2019年以來,中東地區不斷涌現新的天然氣儲量。2019年,伊朗國家石油公司宣布在海灣附近新發現一處天然氣田,儲量足夠首都德黑蘭使用16年;2020年初,阿聯酋國家石油公司也宣布其油氣勘探服務公司及合作伙伴埃尼集團在沙迦發現了新的天然氣和凝析油,這是沙迦30多年來首次發現新的陸上天然氣。此外,作為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國的沙特,也在積極籌劃天然氣勘探開發利用和相關產業。2019年沙特曾宣布,在紅海區域發現了大量天然氣儲量。
在長期石油為王的時代,中東國家依托其“壟斷”地位獲得了源源不斷的石油財富,無暇顧及天然氣發展。過去十年,中東天然氣產量年平均增長速度僅為0.4%,而美國和俄羅斯的增長率分別為5.3%和1.4%。如今隨著電動革命的興起及北美頁巖油競爭導致的油價低位運行持續,中東傳統依靠石油貿易的財政基礎體系已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沖擊。
因此,以伊朗和沙特為代表的中東國家除了延伸石油產業鏈、追求產業經濟附加值,還著手加強天然氣勘探開發。雷斯塔德公司預測,到2030年中東天然氣產量預計達9000億立方米,可能成為繼北美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天然氣生產區。21世紀初,美國掀起了頁巖氣革命,堪稱能源界石破天驚的大事。業界預測,緊隨其后繼續發起天然氣革命的很有可能是中東。發展天然氣產業對中東而言,是繼續樹立資源為王發展理念、鞏固能源霸主地位的現實選擇。借助天然氣,中東可繼續扮演油氣供應“雙雄”,建立油氣互補的資源供應優勢。中東依靠豐富的石油資源在世界長期樹立并維護其石油供應大國地位。依靠豐富的石油資源,中東地區各國在全球的政治、經濟地位得以顯著提升。中東資源國也依靠石油建立了支撐整個國民經濟運行的石油財政體系。但最近十多年,受頁巖油氣革命影響,中東石油供應霸主地位一度受到沖擊。如今隨著天然氣時代到來,中東沒有理由不去發展天然氣。
保持與世界發展同步,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
中東發展天然氣產業也是石油財政根基受沖擊、各國尋求新的國民經濟發展支點的重要選擇。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發后,世界經濟遭受重大沖擊。在低迷的經濟形勢面前,“歐佩克+”的限產會議出現重大變故,沙特和俄羅斯率先就限產問題產生重大分歧,從而加劇石油市場悲觀預期,油價跌為20~30美元/桶區間。
“歐佩克+”減產談崩看似偶然事件,實則有其必然性。若追溯苗頭,可以說2014年油價下跌的時候就已經為歐佩克組織的分歧埋下“禍根”,這一時期的歐佩克成員國限產,其實是“面和心不和”。也正是在這輪油價大幅下跌后,作為歐佩克的領頭羊沙特開始國家2030愿景發展規劃,試圖擺脫對石油的過分依賴。既然考慮轉型發展,而天然氣又具有如此宏大的前途,那一定會是資源國的首選。中東發展天然氣產業是保持與世界發展同步、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重大戰略選擇。世界各國在2008年經濟危機之后普遍意識到發展實體經濟的重要性,將發展綠色低碳實體經濟作為應對危機的切入點,共同發布了致力于氣候變化應對的哥本哈根聲明,多數國家批準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巴黎協定》。中東地區自然不能游離于這個體系之外,如何兼顧道義、國家利益及資源優勢,是中東國家元首必須面對和考慮的現實問題。能源與經濟社會發展道路的選擇密不可分,綠色低碳經濟發展浪潮將天然氣和非化石能源的發展推至風口浪尖。較之非化石能源中的核能,天然氣使用更安全;較之可再生能源,天然氣具有資源密度大且穩定、商業化產業化水平高、開發利用技術成熟等顯著優勢,是能源領域轉型和發展的現實選擇。進入21世紀,全球能源轉型在緊鑼密鼓地向前推進,頁巖氣革命之火越燒越旺,常規油氣發現中天然氣占比逐漸提升,中國試采可燃冰取得重要突破,這一切似乎都指向天然氣在很長時期主宰能源轉型。在這一過程中,中東的地位不可低估。